交流分享

为了生命,安全管理之双保险

发布时间:2023-09-21 13:43:21浏览:780
为了生命,安全管理之双保险

为了生命,安全管理之双保险                                

          ---成都中材鑫佳皓安全部  唐继华

                                          

六条命,就那一瞬间,没了!

四川成都简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报:9月13日上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金简仁快速路跨沱江大桥项目塔吊顶升过程中发生垮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

该事故的具体原因,此处不想分析,因为塔吊的安装包括“顶升”过程是个非常专业的活,安装过程之外的其他原因也很多。

此处就此谈谈安全管理。

现在的安全管理,在上层,在宣传上,那是越来越重视的样子,在理论上,在专家们那里,那也是一套一套的。

而现场,比办公室更具体,比理论更复杂,于是现场安全管理就更是奇招迭出、花样万千,往往是管理人员痛心疾首地高谈阔论,一线人员却似懂非懂地不知所措。

既然重视的已然足够多地表达重视了,理论上也有足够多的理论来指导了,那我就以自己的经验谈谈现场安全管理吧。

有安全人员说:安全管理,现场为王;此话虽然有些极端,但现场安全确实很重要,至少,这是安全管理效果的最直接表现。

其实, 现场安全管理,只要大家都理解并搞好“双保险”也就差不多了。

对的,双保险。

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有”双保险”甚至“多重保险”理念的。”狡兔三窟“就是三重保险,战国时期就有此成语了。俗语“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有类似含义。

“双保险”,并不同于“双重预防机制” ,后者既然名之以“机制”,那就是安全系统或理论上的高大上的官方东西。而我说的“双保险”,只局限于施工现场,并且是俗气得不能再俗气的概念,也只是我个人的归纳,或许也不能登大雅之堂。

不过,以“双保险“推行现场安全管理,简单,很简单,易理解、很容易理解,也方便施行。

闲话少叙,直接实例

实例一:施工现场有一种危险作业叫“高空作业“,说白了就是人要让到高处去干活。既然站高处干活,第一道保险,就是确保站在高处的人,站得稳妥,不会摔下来;但智者千虑也有一失,人非神仙难免出错,好吧,让干活的人穿戴上五点式安全带,这就是第二道保险。有此两道保险,足矣。

实例二:本文开头的塔吊,还有汽车吊、履带吊、手拉葫芦等,是用于起重施工作业的,这类情况最容易出事故。那双保险怎么搞?既然借用了这些起重工具,那就得确保这些工具能正常开展工作吧,比如确保塔吊不能倒、汽车吊不能翻、钢丝绳不能断,吊物不能坠,相关的工作就是第一道保险。那,万一发生车翻绳断物坠落呢?所以第二道保险就是,警戒隔离现场,让现场人员站远一点,远到什么程度呢?车翻绳断物坠落也伤不到人的程度。

以上就是现场安全管理之“双保险“理念,两个例子抛砖引玉,针对其他现场据此展开即可。

或许有人问,那现场条件无法做到双保险,又怎么办呢?

我的经验是:都能做到。 只是在有些情况下,第二道保险可能投入会很高;若成本实在太高不愿投入,那就把第一道保险做得更牢更好。

比如坐飞机,机上人员所能依靠的唯一的保险就是:飞机不出故障。如果这一道保险失效,机上所有人员也没法在空中挂安全带作为第二道保险是吧(降落伞倒可以视为第二道保险),那就只能把第一道也就是唯一的这道保险做更好。  飞机之所以出事故少,就是因为飞机只有这一道保险嘛。

好了,敲桌子了,总结一下现场安全管理的“双保险”:

第一重保险: 确保施工活动能正常开展的相关措施;

第二重保险:防范施工活动中万一出现意外的相关措施;

所以,作为现场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针对自己要干的活,先做好第一道保险,然后根据可能的意外,再加一道保险,就这么简单。

作为管理人员,进入现场,先观察分析现场人员的第一道保险,是否恰当是否有效;然后,再观察分析可能有哪些意外,第二道保险措施需要做什么?是否做了?是否有效?也同样简单。

如果要再补充点什么,那就是:双保险正因为简单,那就要用心做好,并且要一直有,不要中途变成单保险。                  

                     2023年9月21日 。

 

多余的话:那些把安全管理搞得越来越复杂的,看似为了安全,其实许多事故就是这样被间接制造出来的。

另: 为了生命,本文允许转载交流。